当然可以!以下是对你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本,保持原意不变,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,全文长度变化不大:
---
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里,有这样一篇著名的文章——《狼牙山五壮士》。这篇文章讲述的是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后期,五位英勇的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和群众安全撤退,毅然决然地以身引诱日军走向绝路,最终宁死不屈,毁坏了自己的枪支,跳下了悬崖,展现了无畏的英雄气概。
五壮士中,有两人奇迹般地幸存下来,他们是葛振林和宋学义。因为他们跳崖时被半山腰上的树枝挂住,才得以逃过一劫。
展开剩余87%时光流转到1998年,当时已经81岁高龄的葛振林老人,独自一人来到衡阳市公安局,递交了一份令人震惊的申请书。那张薄薄的纸张,却在当时的民警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——上面写着请求国家将他的三儿子送去劳动改造。
为何一位民族英雄会主动请求国家这样严厉处理自己的儿子?葛振林的三儿子到底犯了什么错,竟让这位老人如此决绝?
葛振林,1917年生于河北曲阳县。正值他20岁青年年华,国家正经历抗日战争最为惨烈的阶段。为了守护祖国,他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,成为一名英勇的抗日战士。
三年后的1941年9月,葛振林已经是一名正式党员。那时,为了掩护大部队和群众安全撤离,他与其他四名战友主动承担起先锋重任,带领敌军进入了狼牙山的险境。正是这五位壮士的英勇牺牲,成就了“狼牙山五壮士”的传奇故事。
在养伤期间,葛振林得到了聂荣臻将军的亲自嘉奖,被授予“狼牙山五壮士”光荣称号以及“民族英雄奖章”和“青年奖章”各一枚。伤势刚愈,他便再次投身到解放战争的火热战场。
凭借出色的表现,葛振林在次年被破格选送到抗大深造。学成之后,他随军南下,屡立战功。战争结束后,他却选择了低调回到家乡。
回乡后的葛振林,始终未曾向任何人炫耀过自己的光辉战绩。他一家人依旧住在破旧的土胚房里,即使屋顶经常漏雨,他也默默地修补着,从不向国家提出任何请求。家中的生活清贫简单,几个儿女都不知道父亲曾经的辉煌战迹,只当他是个普通的老兵。
如此低调且严谨的葛振林,却未曾料到,晚年竟被自己的儿子毁掉了毕生声誉。
葛振林育有四个儿子,其中三个都成了普通工人。犯错的儿子名叫葛拥宪,是其中的老三。葛拥宪自小聪明伶俐,深受父亲的宠爱,然而全家人之间的感情却疏远。葛振林性格沉默严肃,军人出身的他不善表达对孩子们的爱,几乎没有与孩子们亲近的时刻,但孩子们心中却无比崇拜父亲。
为了获得父亲的认可,葛家的孩子们都非常刻苦努力学习,尤以葛拥宪成绩最为优异。然而,一切在他学习《狼牙山五壮士》这篇课文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
当葛拥宪看到书中插图时,突然发现其中一个身影与父亲极为相似。他急忙读起课文,发现那位英雄的名字竟与自己父亲完全相同——葛振林。名字相同,容貌相似,再加上父亲也曾参加过抗日战争,葛拥宪兴奋得像发现了天大的秘密,迫不及待地想要马上回家向父亲确认。
但放学前还有一段时间,他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激动。终于放学铃声响起,葛拥宪一溜烟冲出了教室,连和同学打招呼的时间都没有。
回到家门口,他高声喊着:“爹,你的名字和《狼牙山五壮士》上的英雄一样,长得也很像,难道你就是那个英雄壮士吗?”
这话让葛振林心头猛地一紧,心想:“完了,这孩子怎么这么敏感。前两个儿子都没发现,没想到他会察觉。千万不能让他知道真相,怕他到处炫耀,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,毁了自己的一生。”
于是他压住心头的激动,语重心长地说:“你想啥呢?咱家条件你不知道?参加过抗战的人多得是,名字重合也很正常。别乱想,好好学习才是正道。”
葛拥宪望着父亲那朴素的衣服和几间简陋的土房,心中也觉得有理。如果父亲真是英雄,怎么可能还住在这般寒酸的屋子里,怎么也该是个军队领导才对。
然而,葛振林的苦心没能阻止事情的发展。第二天,葛拥宪的语文老师为了激励班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,特意宣布:“同学们,英雄葛振林就在我们衡阳,他的儿子就在我们班,希望大家学习英雄的无私精神。”
班上顿时哗然,大家用羡慕的眼神望向葛拥宪。经历了最初的惊讶后,葛拥宪心中涌现出一股自豪感,但也对父亲产生了一丝责怪。
当天晚上,葛拥宪气愤地质问父亲为何要骗他,父亲却只是淡淡回应:“那些都是旧事了,不必再提。”
葛振林以为事情就此平息,未料葛拥宪却铭记在心,从此骄傲自大,成绩一落千丈。
葛振林看到儿子的变化十分心痛,反复告诫他忘记过去的光环,脚踏实地学习。可葛拥宪已不听劝告,心想父亲是抗日英雄,自己犯错必定能靠父亲摆平。
1977年,葛拥宪下乡回城分配工作时,索性找父亲请求帮忙,以战功换得一份好差事,却遭拒绝。父亲的冷漠让他愤怒,觉得父亲不顾自己,只为战友情面。
当得知被分配到工厂当磨工后,他更加不满,想要办公室职位,怎愿做小工?因对工作不满,他越来越抗拒上班,与工友疏远,甚至染上赌博恶习。
到了1984年,葛拥宪彻底无法适应工厂生活,离开岗位,与社会上的坏朋友混迹。每次葛振林问他去向,他总是不耐烦:“我跟朋友做生意,你不懂。”
然而葛振林万万没想到,儿子早已染上毒瘾。甚至毒发时,为筹毒资,将珍藏多年的红旗勋章贱卖。
1998年深夜,一家古董店门外,葛拥宪焦急敲门:“老板,快开门!有好东西!”
古董老板惊醒,心想深夜来客多半带奇货,急忙开门。葛拥宪掏出包裹着的红旗勋章:“老板,你看看这红旗勋章,真稀有,给我估个价。”
老板仔细端详,心里一动,经过一番讨价还价,以600元买下这枚无价之宝。
次日,老板后悔不已,朋友鉴定确认这正是国家颁发给狼牙山五壮士的荣誉勋章。衡阳有位真正的狼牙山英雄,老板心中忐忑。
而葛振林发现勋章失窃后,心中震惊。他向来严密保管,不可能外人所为,唯有怀疑自己的三儿子。
葛振林不愿相信,儿子竟会偷盗勋章,但事实无法否认。几天后,葛拥宪回家,起初不认,但在父亲怒目相逼下,终于承认卖掉勋章。
此时,葛振林才知儿子染毒深重,竟为毒瘾发作卖掉珍贵的勋章。
失望、羞愧、无奈交织在老人心头。最终,这位81岁的老人拄着拐杖,亲自将儿子送进公安机关,申请劳动改造。
后来,在警方协助下,葛振林花了800元赎回了那枚勋章。握着失而复得的勋章,老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,坐在床边泪流满面。
他不明白,自己一生坚强、低调,从不愿给国家添麻烦,为何最终却被亲生儿子毁了荣誉?儿子明明聪明伶俐,为何不努力拼搏,却偏偏走上歧途?
其实,世上哪有捷径?唯有靠自己努力拼搏,收获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。
---
如果你想,我也可以帮你做更细致的调整或者改写某一段,随时告诉我!
发布于:天津市